[ihc-hide-content ihc_mb_type="show" ihc_mb_who="reg,2,4,5" ihc_mb_template="1" ] <span>經過多年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矽谷科技公司現在面臨大規模裁員。</span><span>這波浪潮會波及整個美國經濟嗎?</span> <p class="pSubTitle"><span>裁員潮</span></p> <p class="pBody"><span>據德國之聲報導,在採取封鎖措施的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微軟、谷歌、亞馬遜或 Meta - Facebook 的母公司等美國領先科技公司從產品和服務需求猛增中獲益匪淺。</span></p> <p class="pBody"><span>銷售額的上升促使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招聘活動,以滿足蓬勃發展的業務需求。</span></p> <p class="pBody"><span>然而,現在生活逐漸恢復正常,這些科技公司的利潤卻因為在線購物、娛樂或工作的需求大幅下降而受到擠壓。矽谷別無選擇,只能裁員。</span></p> <p class="pBody"><span>大型科技公司幾乎每天都會發布大規模裁員公告。最近,輪到計算機技術集團 IBM 和音樂流媒體服務提供商 Spotify 加入裁員潮。</span></p> <p class="pBody"><span>根據研究平台 TrueUp 的統計,這些裁員使過去 12 個月科技公司的裁員總數達到 33 萬人。尤其是今年第一個月,裁員人數就達到了近9萬個。</span></p> <p class="pSubTitle"><span>合理的決定還是錯誤的決定?</span></p> <p class="pBody"><span>各大科技公司的裁員公告有不少相似之處。Meta、谷歌和微軟都表示,它們在大流行期間增長迅速,但迄今為止,由於市場需求減少,它們被迫裁員。亞馬遜、Stripe、Spotify 或 Salesforce 的公告中也提到了具有類似顏色的消息。</span></p> <p class="pBody"><span>然而,根據 The Verge 的說法,如今科技公司裁員的決定就像一種趨勢: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其他公司也在這樣做。因為實際上,上面提到的這些公司都沒有瀕臨倒閉的邊緣。</span></p> <p class="pBody"><span>相反,很多商家在疫情過後甚至還有不錯的營收,積累了巨額資金。</span></p> <p class="pBody"><span>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副院長邁克爾庫蘇馬諾的說法,這可能是由於投資者評估公司業績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當企業收入以每年 20-30% 的速度增長時,沒有人關心利潤,”他說。然而,強勁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投資者逐漸變得更加謹慎。”</span></p> <p class="pBody"><span>“像微軟這樣的軟件公司,每位員工的收入應該達到 50 萬美元,或者至少 30 萬美元,”庫蘇馬諾先生說。當這個數字低於這個數字時,他們開始擔心員工太多。這是投資者每年甚至每個季度都會關注的事情。”</span></p> <p class="pBody"><span>從理論上講,裁員會為公司省錢,儘管工人賠償的成本可能高達數百萬或數十億美元……但是,斯坦福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研究生商學院教授杰弗裡·普費弗判斷,這並不是在實踐中必然如此。</span></p> <p class="pBody"><span>“裁員可能無助於降低成本,”他說。事實上,幾乎沒有實證證據表明解僱員工可以提高盈利能力,甚至還有一些其他證據表明它實際上會損害公司的底線。”</span></p> <p class="pBody"><span>因此,在普費弗教授看來,裁員潮是一個“愚蠢的錯誤”,是“科技公司在互相抄襲”。</span></p> <p class="pSubTitle"><span>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span></p> <p class="pBody"><span>從數字上看,科技行業的裁員潮短期內不太可能對就業市場產生大規模影響。只有 2% 的美國工人受僱於科技公司,遠低於製造業 (8%)、零售業 (10%) 或醫療保健業 (11%)。</span></p> <p class="pBody"><span>然而,科技公司被視為代表美國經濟走向未來的軌跡。因此,來自這些企業的任何負面消息都被視為經濟的重要指標,也是消費熱潮正在減弱的信號。</span></p> <p class="pBody"><span>上周公布的新數據顯示,在通脹逐漸降溫的背景下,2022年12月美國民眾消費支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隨著工資增長逐漸放緩,美國個人收入也錄得八個月來最小增幅。</span></p> <p class="pBody"><span>許多人擔心科技行業的裁員潮會波及整個美國經濟。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僅在 2022 年的最後五個月,美國企業就裁減了 110,800 個臨時工作崗位,其中 12 月份裁減了 35,000 個工作崗位,為 2021 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外表。</span></p> <p class="pBody"><span>據《紐約時報》報導,正是由於主要科技公司的大規模裁員,以及關鍵的年終購物季銷售疲軟、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美國經濟迫使零售業面臨困境。近期進行人事調整。</span></p> <p class="pBody"><span>哈德遜灣旗下零售商 Saks Off 5th 上週二裁員人數不詳。Saks.com 預計將裁員約 100 人,佔其員工總數的 3.5%。Stich Fix 上個月解雇了 20% 的員工,並關閉了鹽湖城的一個配送中心。</span></p> <p class="pBody"><span>零售商 Wayfair 最近也表示將裁員 1,750 人,佔其員工總數的 10%,而 Bed Bath & Beyond 已裁員以試圖支撐其財務狀況。</span></p> <p class="pSubTitle"><span>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span></p> <p class="pBody"><span>不過,惠譽的索諾拉表示,雖然勞動力市場將在 2023 年顯著降溫,但科技行業的裁員可能不會過度蔓延至其他行業。</span></p> <p class="pBody"><span>很少有分析師預計失業率會像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那樣升至 7.5%。LinkedIn 首席經濟學家卡琳·金布羅 (Karin Kimbrough) 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美國的失業率最多只能從目前 3.5% 的歷史低點升至 5%。”。</span></p> <p class="pBody"><span>據德國之聲報導,美國勞動力市場雖然近幾個月有所降溫,但仍然非常吃緊。許多行業的公司,尤其是醫療保健和教育行業,仍在努力招聘新員工。沃爾瑪最近表示,它將把工資提高到每小時 17.5 美元以上,以吸引工人。Target 和 Costco 等其他知名企業也採取了類似舉措,而且被認為不太可能裁員。</span></p> <p class="pBody"><span>High Frequency Economics專家Rubeela Farooqi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很多公司在招聘過程中遇到無數困難後,都不願意裁員”。</span></p> <p class="pBody"><span>至於科技行業,即使在最近裁員之後,大多數公司的實力仍比大流行前強得多。比如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雖然上周宣布裁員12000人,但自2018年以來已經僱傭了超過10萬名員工,最近裁掉的18000名員工僅佔亞馬遜全球150萬員工的18000人。</span></p> <p class="pBody"><span>雖然一些科技公司已經裁員,但許多其他公司仍在積極招聘,並提供更高的薪水來吸引員工。</span></p> <p class="pBody"><span>TrueUp 上週五來自招聘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型科技公司、初創公司和科技獨角獸(估值至少 10 億美元的新私營公司)有 179,000 個職位空缺。</span></p> <p class="pBody"><span>ZipRecruit 去年 12 月的一項調查還發現,被解僱的美國科技工作者中有五分之四在三個月內找到了新工作。科技行業的工作前景仍然相當樂觀,因為 Indeed.com 的排名顯示,美國排名前 10 的最佳工作中有八個仍然是技術職位,包括軟件工程師、機器學習專家……</span></p> [/ihc-hid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