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第 01/2025/ND-CP 號法令為大米出口活動帶來的諸多優勢外,企業預計新的一年將會繁榮昌盛。
政府最近發布的關於大米出口業務的第107/2018/ND-CP號法令的第01/2025/ND-CP號法令修訂預計將有助於大米出口活動的繁榮。
2024年米出口量達918萬噸,創匯57.5億美元,產量和成交額繼續創下新紀錄,幫助越南維持世界前三大大米出口國的地位。
因此,第 01 號法令被認為增加了許多條款,以促進大米出口活動。正如工貿部工貿資訊中心前副主任Le Quoc Phuong博士所說,米是經濟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商品之一,因為它不僅為經濟帶來出口成果。農民的生活和收入。
「到 2025 年,政府發布的第一個法令是 2025 年 1 月 1 日關於大米貿易和出口的第 01/2025/ND-CP 號法令。這顯示政府對大米出口活動的極大興趣。在該法令中,政府針對大米出口狀況提出了更清晰、更一致的管理解決方案,以有助於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同時,規範米價,保證米品質,特別是打造米品牌。這些是未來促進大米出口的解決方案。有了這種關注,我們希望大米出口活動能夠在 2025 年取得良好成果。
具體來說,該法令明確規定,優先安排年度資金來源用於發展對外貿易活動和促進大米及大米加工產品貿易的項目。在近期貿易促進活動面臨許多困難的情況下,優先資金用於貿易促進活動和推廣越南大米產品預計將有助於提高大米出口效率。
此外,第01號法令定期修訂,從事大米出口業務的貿易商應在每月5日前向工貿部以及該貿易商總部、倉庫和製粉廠所在地的工貿部報告。設施,並根據每種特定類型向越南食品協會發送有關貿易商實際稻米和大米庫存的副本,以編制用於管理目的的數據。該規定將幫助交易者減少報告的時間和精力。
除了提供便利外,當局還繼續將大米出口活動納入框架。據此,第01號令增加規定,自工貿部發出敦促貿易商出口大米的文件之日起45天后,工貿部未依該款規定收到貿易商的報告。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取消其米出口業務資格證書。
因此,從事大米出口業務的貿易商需要加大出口工作和向當局報告的責任,避免企業藉故逃避向當局報告的情況。
新法令也強化了各部會在管理大米出口方面的職責,例如:要求工業和貿易部組織實施一項計劃,發展對外貿易活動,促進大米和其他大米加工產品的貿易。和品牌,確保米及米加工產品管理和管理的主動性、重點和重點。
特別是,透過01號令提出的貿易促進和產品推廣支持解決方案,企業有望抓住機遇,促進品牌建設,使大米穀物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得到日益認可。
2024年,米出口量將達到918萬噸,創匯57.5億美元,產量和營業額繼續創下新紀錄,幫助越南維持全球前三大大米出口國的地位。
除了第 01 號法令外,企業還期望開展 100 萬公頃優質稻米計畫。
中安高科技農業股份公司董事長範太平先生表示,農曆新年過後,湄公河三角洲各省開始收穫冬春作物,供給增加,市場稻米將逐漸增加交易的節奏。由於各國之間對出口市場份額的競爭加劇,預計世界和國內米價將比 2024 年下降。
不過,範太平先生也強調,印度米產量雖大,但由於種子結構和品質不同,並非與越南米直接競爭。特別是在高端市場,越南大米憑藉ST24、ST25、茉莉花等多種特色品種獲得了客戶的認可。 ”,互相破壞贏得訂單和客戶卻交付質量低劣的貨物,影響越南大米品牌聲譽的情況。
出口企業期待農業部和地方加快實施100萬公頃優質低排放稻米專項種植項目,實現優質、均勻、可持續的稻米供應。
屆時,企業不僅可以在歐盟,而且可以在日本、中國和中東市場多元化並擴大高端市場份額。
專注於出口優質米不僅有助於鞏固越南米的地位,而且可以為企業主動協商與價值相稱的銷售價格、減輕糧食儲備的價格壓力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