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環境部配合中國海關進行檢疫,財政部負責優先通關,公安部也需要處理詐欺行為,促進榴槤出口。
榴槤對華出口面臨嚴重困難,數量和金額均大幅下降。 2025年第一季,出口量下降71.3%,出口額下降74%,市佔率從42.1%下降到28.2%。原因包括中國需求減弱,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的競爭加劇,以及對越南貨物進行 100% 檢查。此外,經批准的種植區代碼和包裝設施數量有限,水果品質參差不齊。
面對這種情況,越南政府副總理陳紅河於5月23日簽署了第71號批示,要求推動榴槤可持續生產和出口。
總理責成農業與環境部與中國海關總署合作,統一檢驗流程,確認種植區代碼、包裝設施和標準檢測室,為越南榴槤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該部也指示在口岸安排充足的人力資源和檢疫設備,提高出口檢測能力。
請財政部指示海關部門優先安排榴槤盡快通關;協調提出對加工保鮮企業的資金支持機制、信貸優惠、稅收遞延等政策。同時,支持保鮮和深加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公共安全部負責依法查處種植區號詐欺、偽造出口單證等行為,並協調保障供應鏈安全、防止市場操縱。
5月24日,在多樂省舉行的榴槤永續發展會議上,作物生產與植物保護局建議公安部、財政部、工貿部三部製定重點解決方案,為該行業掃除困難。
其中,工貿部專注於透過現代零售通路和電子商務發展消費體系;在主要市場建立穩定的分銷網絡;貿易促進和貿易聯繫以維持市場份額。該部也指導企業和協會遵守進口法規和品質控制。
2015年至2024年,越南榴槤種植面積快速增加,從3.2萬公頃增加到17.8萬公頃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63萬公頃以上。主要分佈地區多樂省、林同省、前江省、同奈省、多農省,其中多樂省佔21.7%,面積近3.9萬公頃。預計產量也將大幅增加,到2024年將達到150萬噸以上,相當於每年平均增加12.6萬噸。
然而,這種火熱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挑戰。保鮮加工技術仍較簡單,主要以鮮食或冷凍出口為主。品質管理不善、法律體係不同步、地方參與不明確、對種植區和企業的認識有限。越南也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並面臨其他出口國的激烈競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採取了一些解決方案,例如建立種植中的鎘控制模型,嚴格管理投入材料,以及完善種植區域代碼、包裝設施和檢測實驗室的規定。同時處理警告、恢復編碼並協調海關總署解決出口困難。
長遠來看,各部門將配合地方和企業,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檢查、監督和處理;完善整個價值鏈的法律和控製程序;提高食品安全檢測和實驗室能力;促進相互承認;同時組織部長級代表團來華洽談擴大出口市場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