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不應該只關注幾年來的市場表現,而應該關注長期的個人財務目標,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短期表現並不能反映整體狀況
根據FiinGroup的報告,預計2024年,股權投資基金集團、VN-Index和VN30的獲利能力將分別成長20%、12.1%和18.9%。然而,如果以 3 年期來考慮,這些管道的表現均為負值,分別為 -0.8%、-5.4% 和 -4.3%,低於四大銀行(越南外貿股份公司銀行、BIDV、越南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5.9% 的平均儲蓄利率。展望未來5年,VN-Index僅取得了5.7%的業績,仍低於6%的儲蓄利率。
這些數據令人質疑股票投資管道的有效性,因為3至5年內股票投資管道無法超過儲蓄存款。雖然2024年出現了積極的跡象,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擔心未來一段時間內由於全球宏觀經濟的影響,股市會出現難以預測的波動。安平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股份公司 (ABF) 總經理 Le Viet Ha 先生在接受 VietnamFinance 採訪時表示,上述數字都受到時間的影響。
「觀察過去5年的VN指數,可以看出這些數字是根據年底計算出來的,與強勁回檔前的峰值區域相吻合。 2019 年底,VN 指數達到峰值,隨後因新冠疫情而下跌。同樣,在 2021 年底,VN 指數曾達到 1,500 點,隨後由於 2022 年的“黑天鵝”事件而大幅下跌。
黎越夏先生,安平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股份公司(ABF)總經理
ABF領導強調,近期,越南股市乃至整個股市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貨幣政策收緊和2022年等「黑天鵝」事件,再加上新冠疫情后的經濟衰退,這些因素放大並加劇了對投資者心理的負面影響,並大幅降低了投資者信心。
「然而,總體經濟、特別是金融市場總是有週期性的。 「如果我們僅僅根據一段衰退期來評估,而忽略之前和之後的成長週期,這是不完整的,並且在進行股票投資時無法正確反映,」Le Viet Ha 先生說。他還強調了核心投資原則:“過去的結果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利潤。”
站在專業投資人的角度,哈先生認為,市場的低迷不完全是利空,反而是合理出手的機會。此外,宏觀經濟因素也在支撐復甦趨勢,因為利率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信貸逐漸放鬆,政府正採取大刀闊斧的措施提振整體經濟,特別是資本市場,包括努力升級市場以及實現兩位數宏觀增長的目標。
解決長期投資問題
仔細觀察各基金組的表現可以發現,雖然股票型基金在3年期間受到市場的負面影響,但跌幅僅為-0.8%,明顯低於VN-Index(-5.4%)和VN30(-4.3%)。反之,當2024年市場復甦時,這群基金則錄得強勢突破,甚至超過整體的成長率。同時,債券基金組表現平穩,無論1年期、3年期或5年期,收益均高於平均儲蓄利率,但突破性進展不多。
面對這些數據,不少投資人表示,投資多種基金管道,可以幫助投資人在市場下滑時將風險降至最低,實現長期收益最大化,即使在波動時期,也能確保獲得比儲蓄更高的收益。黎越河先生評論說,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有著明確的基礎。
首先,公募基金由一支具有深厚知識、專業研究分析能力、豐富多元市場經驗的專業團隊進行管理。要找到好的投資機會,發現並採取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那些受過訓練、靠投資「生活」的人,會比大多數個人投資者擁有更多的時間、經驗和資源。
其次,透過基金進行投資是分散投資的最佳方式,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可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和口味,有助於在市場出現當前這樣不確定的波動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非系統性風險和個體風險。
第三,與受情緒和心理影響的個人投資者不同,投資基金需要在嚴格的法制管理下,按照既定、透明公佈的原則、規則和投資策略運作,必須絕對遵守和接受多層次管理和監督制度的約束,因此很難受到個人心理的影響。
「當然,投資基金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然而,與尋找「短期」機會相比,這是一種以較長的思維來優化投資組合的更可持續、波動性更小的方式。因此,投資者不應該只看幾年來的市場表現,而應該關注每個階段的個人財務目標,明確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水平,」ABF 領導人表示。
以美國市場為例,黎越河表示,2023年,儘管個人投資人強勢進入股市,但根據《富比士》報道,在股市巔峰時期,他們僅佔整個市場總交易額的23%,其餘則屬於投資基金和金融機構。而越南的比例則高達89%(根據世界銀行2024年的調查)。這表明,來自個人投資者的直接現金流逐漸縮小,並逐漸轉移到專業投資機構是必然趨勢。
「隨著越南股票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個人投資者投資多元化的趨勢將會更加迅速發展,透過投資基金進行投資將逐漸成為投資者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選擇。」Le Viet Ha 先生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