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勞動平台為勞工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例如:技術司機、送貨員、透過線上應用程式工作的人員…當《就業法》(修訂版)和《社會保險法》(修訂版)從2026年起擴大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時,這將形成一個更穩固的社會保障基礎,從而使勞工對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技術司機、送貨員…將可參加失業保險。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到2024年,越南將有約750萬人從事數位平台工作,約佔越南總勞動力的14%。這是一個充滿活力但風險較高的群體,需要透過可持續且靈活的社會保障政策體系來保護。因此,在立法前的討論過程中,許多意見建議擴大數位平台從業人員的強制性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以確保他們的長期保障。
根據越南勞動總會2024年的數據,越南超過70%的數位平台工作者實際上沒有任何正式的勞動合約。他們與平台企業之間的關係大多屬於民事合作,這使得他們在發生糾紛時處於弱勢且缺乏話語權。 2022年至2023年胡志明市的科技司機自發性罷工,抗議平台不斷提高折扣和改變訂單分配演算法的政策,這清楚地表明了他們在缺乏必要法律保護機制的情況下,幾乎完全依賴平台。

黃金錚博士(越南國家法律研究所)談到越南數位經濟和非正規經濟領域勞動保護制度的現況時指出,非正規就業佔總就業人數的62.4%,其中農業、林業和漁業部門的比例最高,達98.5%。同時,《2023年越南公平工作報告》顯示,大多數平台在勞動保護方面的得分僅2-4分(滿分10分),顯示其勞動保護程度非常有限。上述情況為越南在數位轉型和就業彈性的背景下完善勞動保護制度帶來了巨大挑戰,因為目前的法律體系仍基於傳統模式。
GSM公司(Xanh SM)支援事業部副總經理范氏碧草女士表示:將於2026年生效的2025年修訂版勞動法將帶來許多正面變化。在Xanh SM,我們親切地稱呼技術司機為“綠色技術司機”,以表達對他們職業的尊重以及他們在系統中發揮的核心作用。所有簽訂一個月或以上合約的司機均可參加失業保險,而此前的期限為三個月。事實上,自公司成立以來,所有司機簽訂的合約期限均為12個月或以上,且100%符合相關要求。除了固定薪資、獎金機制和其他優惠政策等基本收入外,公司還全額繳納員工的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
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社會對技術駕駛員這項職業的看法。當技術駕駛員簽訂合約、支付保險並享受與其他行業員工一樣的全套福利時,他們就成為了一種受法律保護的、專業的、穩定的職業。這種方式有助於駕駛員安心工作,保持積極性,並與公司共同實現永續發展。
確保為新群體勞工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
為了保障數位平台勞工的權利,《就業法》(修訂版)和《社會保險法》(修訂版)擴大了 2026 年起參與失業保險的主體範圍。
越南內政部副部長阮孟強表示,國會於2025年6月16日通過的第74/2025/QH15號《就業法》擴大了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將面臨失業風險較高的勞動群體納入其中,包括:簽訂短期合約者、兼職人員以及未簽訂合約但構成勞動關係失業風險較高的勞動群體納入其中,包括:簽訂短期合約者、兼職人員以及未簽訂合約但構成勞動關係要素的人員具備。此項擴大有助於保障弱勢族群的權益,幫助他們維持收入,在面臨風險時迅速找到新工作,並朝著實現全民社會保障的目標邁進。
阮孟強副部長強調,《社會保險法(修訂版)》和《就業法(修訂版)》法律框架的完善,是朝著建構符合國家數位轉型進程的現代化、包容性和適應性勞動力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這兩部法律將分別於2025年7月1日和2026年1月1日生效,擴大了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旨在實現全民社會保險的目標。
然而,專家指出,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例如如何界定勞動關係、平台所有者與員工之間繳費比例的分攤機制、收支管理方法以及保險事件發生時的製度審查等。因此,國會並未在法律中「硬性」規定該群體必須參加強制性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國會授權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政府的建議,結合各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決定其他有工作且收入穩定、定期的主體(除明確界定的主體外)是否必須參加強制性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
內政部已指派專門單位繼續與相關機構和組織協調,研究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條例的可能性,規定透過數位平台和線上應用程式工作的人員必須參加強制性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以便擴大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並確保這一新興且日益成為一種趨勢的勞動群體獲得更好的社會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