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產品徵收進口關稅的舉措為越南水產品出口行業,尤其是蝦類產品創造了機會,今年第一個月出口額增長了28%。
2025年第一個月,海鮮業的兩種主要產品蝦子和巴沙魚對主要市場的出口增加,其中中國和中國香港仍然是這兩種產品的最大進口市場。
至於蝦類,根據越南海關的數據,2025年第一個月的出口成長了28%,達到3.11億美元。越南蝦子銷往全球 107 個市場和地區。
2025年第一個月蝦類出口成長28%,出口額達3.11億美元。
根據越南水產加工出口商協會介紹,在中國市場,早在2025年1月,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就已明顯下降,因為當經濟成長放緩,中產階級和普通工人的收入減少,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更加註重成本效益,水產蛋白質逐漸從「首選」轉向「可選」。
在美國市場上,越南蝦現在是繼印尼蝦供應國之後第二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因為印度和厄瓜多爾減少了對該市場的蝦出口。就帶殼蝦產品而言,越南對美國的供應量與去年相比略有增加。至於去皮蝦產品,越南的供應量增加了21%,厄瓜多爾和印度的供應量略有增加(各增加2%),印尼的供應量減少了15%。印度繼續以 57% 的市場份額佔據該產品領域的主導地位。
根據專家預測,2025年,越南蝦類出口產業將出現更多正面訊號,如一些主要市場(美國、日本、歐盟)復甦,越南蝦類出口銷售將全面增加;特別是美國對厄瓜多爾、中國等一些國家的稅收政策變化…可能為越南蝦出口企業增加產量和營業額提供機會。
VASEP代表稱,如果有動力支持並消除蝦類生產和加工內部的缺點,2025年蝦類出口可以保持5-10%的增長率,目標是達到40億美元以上的營業額。
明富海產集團總經理黎文光錶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實施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後,越南生蝦與厄瓜多和印度之間的價格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2025年對蝦產量由於天氣良好、病蝦較少、損失率低顯示出非常積極的跡象;生蝦產品30隻/公斤,同時,越南加值加工蝦產品佔據市場主導地位…這些都是優勢。
然而,蝦類加工出口企業也面臨美國的貿易防禦措施,可能包括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以及對產品品質的嚴格要求,迫使越南企業遵守更嚴格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標準,導致生產和檢驗成本增加。
因此,VASEP建議,在國際貿易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企業需要製定應急計劃,以避免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建立可持續、靈活的供應管道,包括國內原材料來源,並在必要時進口原材料,以避免短缺。
同時,主動更新和掌握市場信息,調整產品結構,在新的背景下靈活尋找和擴大出口市場,始終確保出口水產品的品質、透明度和有效的可追溯性,以維護聲譽,增加潛在市場的市場份額。